- 網購超低價,不是餡餅是陷阱
-
網購騙人的地方很多,但尤其以低價誘惑最容易使人上當。網上并非沒有低價,相反,因為不需要實體的店面,賣家少了很多負擔,網上商城的商品價格往往可以比線下更便宜。然而,要說“超低價”,價格低得離譜的新貨,還是真貨,而且購買沒有任何附加條件,比如“購滿2000元可以1元購買某某商品”,遇到單純的超低價、正版新品的機會還真不多。很多時候,低價只是一個誘人的陷阱。
揭秘一、低價產品子虛烏有
“超值”、“驚喜”、“哄搶”這類容易引發人們購物沖動的字眼兒比比皆是。但有時,低價產品并不存在。
如一家網站在首頁的顯著位置標明“香港某化妝品店精品化妝品15元起”,正是這種低價吸引買家點進去,卻怎么都找不到15元的特價精品,三四百、五六百元的化妝品單品倒是很多。
揭秘二、到貨商品有天壤之別
低價好產品難找,但碰到價低質次的情況卻不困難。買家欣喜萬分地拍下了感覺非常劃算的產品后,拿到貨的那一刻,喜悅一掃而光,因為如果是在商場或超市,即使只需要花一半的價格,自己也斷然不會購買。貨倒是真的,但跟在圖片上看到的商品卻有天壤之別,打個不恰當的比方,婚紗照中的新娘和新郎,和現實版對比起來往往“判若兩人”。
資深買家提醒:買家在快遞人員送貨時就要當場驗貨,不滿意就不要簽收,當場把貨物退回。
揭秘三、賣家玩起文字游戲
購物也要斗智斗勇,特別是在低價面前。講誠信的賣家通常會詳盡描述自己所賣的商品,把各項性能指標、規格、使用期限等逐一列舉。而買家如果遇到模棱兩可的介紹,一定要向賣家詢問清楚。因為有些不良賣家玩文字游戲,已經挖下陷阱。
比如:“正品”、“正版”,如果買家事先沒有仔細詢問,等收到商品發現是假貨要投訴時,賣家就辯解,自己沒說賣的不是假貨,而是說那是正品而非次品。
- 采購小貼士:質量安全認準QS、3C等標志
-
一、食品必須注意QS標志
“QS”標志的全稱為食品市場準入標志,是英文Quality Safety的縮寫。
我國對28類食品實施了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(食品生產許可證)制度,經審核,符合要求的企業才能生產,并在食品標簽上加貼QS標志。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。
當消費者購買列入許可目錄的食品(例如嬰幼兒配方奶粉、炒貨食品、焙炒咖啡等)時,要留意食品的生產企業是否通過了審核,是否標注QS標志。如果購買沒有標注QS標志的需獲證食品,將產生極大的食品安全隱患。
二、電器等產品要認準CCC標志
“3C”標志,即中國強制認證標志,是英文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縮寫,是國家對強制性產品認證統一使用的標志。
我國對涉及安全健康的部分產品實行強制性認證制度(即CCC認證)。凡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內的產品,必須經國家指定的認證機構認證合格,取得相關證書并加施認證標志后,方能出廠銷售、進口和在經營性活動中使用。
從外觀上看,經過CCC認證的產品都會加貼CCC圖標。常見的家用電器(例如冰箱、電風扇、空調器、洗衣機、電熱水器、取暖器、電吹風、電熨斗、電磁灶、電烤箱、榨汁機、飲水機、煮蛋器等)都要經過CCC認證。部分音視頻設備類產品(電視機、音箱、監視器、錄像機、收音機、衛星電視廣播接收機、電子琴等),部分信息技術設備(如打印復印機、掃描儀、電腦游戲機、學習機、電腦等)都需要通過CCC認證。
三、發證產品需驗證生產許可證
我國實施生產許可證制度以保證直接關系公共安全、人體健康、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工業產品的質量安全。
網上采購時,對列入發證目錄的產品(例如化妝品、壓力鍋、電熱毯、餐具洗滌劑、人造板等)要查驗生產許可證, 不購買無證產品,防范假冒生產許可證編號的違法行為。
為保障產品質量安全,維護自身權益不受侵害,消費者可查看以下網址,事先了解生產許可產品的目錄,http://www.aqsiq.gov.cn/bsdt/zljd/gycpscxkzhfgzgf_1/blzn/
- 作為買家,遇到欺詐怎么辦?
-
1、保留憑證
請您切記保留您購買的貨品資料,匯款憑證,與交易對方連絡往來的信件及相關聊天記錄,鑒定結果等資料。
2、報警
若確定對方行為已構成欺詐,且金額已達到我國《刑法》規定的600元起算點(對方涉嫌刑事詐騙罪),您可以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,請您帶上交易中的相關憑證到當地公安機關網監科報案。依據我國《刑事訴訟法》第八十四條的規定――“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,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舉報。公安機關對于報案、控告、舉報,都應當接受。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,應當移送主管機關處理,并且通知報案人、控告人、舉報人”。
提醒:請不要向陌生人提供您的相關證據,即使對方稱是幫助您集中報案,也要預防犯罪嫌疑人毀滅證據。
- 騙術之投資公司和中介機構
-
騙術:一些公司打著投資公司和中介機構,但是往往都是皮包公司。
這些的注冊資金、營業場所、公司性質,你一查,99%是皮包公司,投資公司一般都是有業績的,你可以去問問,他們都投了哪些公司,或者中介成功哪些公司,你自己去看看,不要怕麻煩,怕麻煩的話,你被他們騙的錢更多,一般他們騙的的程序是這樣的,1。聯系:他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到的信息,他先跟你聯系,不管是你要項目還是你要錢,一樣,告訴你,他能夠幫你達到目的。2。巧立名目收錢:他會告訴你各種理由,和各種名目,開出各種資料讓你相信,你要交錢,就基本上能夠成功,而且他們能夠保證成功,一般有登記費、通訊費、評估費、差旅費,總之,你不先交錢,他不幫你辦事情,交了錢會成功,費用開始是不高的,一般是你能夠接受的范圍,從500-5000不等,他會說,我總不能夠替你白忙活吧,你也許不知道,你就是交了錢,他也什么都不干,干了盡量從你這里撈錢的活,而且,會有很多次,他會告訴你,他幫你干了什么,快成功了,再往下做你得付錢,一直是這種方法,直到你不愿意出錢為止。3。拖:他會想各種辦法往后拖時間,你打電話去問,他會說正在做,正在進行,時間就沒準了,和他承諾的時間是不一樣的,他會找各種理由,你是耗不起的。4。跑:當他從你這里撈了不少錢,他覺得不安全的時候,他就跑了,一般他會找種種理由,為自己開脫責任的。
總之,在遇到這樣的情況,你可以采取這個辦法,可以鑒定這些公司的真實性:1。不出錢:告訴他,在項目未成功以前,你不可能出一分錢(要絕對,不要拖泥帶水的),成功了,可以多給他提成。2。去他的公司看:公司的規模、人員、辦公場所、證件,你可以要求復印一份,然后去工商局查一下。3:成功案例調查:這是最直截了當的,你問他們成功了哪些項目,一定要問清楚詳細的地址,你自己去看,如果他們不肯的話,就沒戲,真的有什么成功的例子的話,他們肯定會帶你去看的。